刀片服务器:缺失标准之痛

日期: 2008-05-19 来源:TechTarget中国

  用不用刀片,这是个问题。


  不过,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下面介绍的这三个问题,可能是影响企业服务器平台向刀片迁移的最重要的几个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制约刀片普及、特别是向中小型企业普及的最重要的几个因素。


  缺失标准之痛


  刀片服务器可能是所有IT产品中标准最乱的产品了,因为,它还没有统一标准!


  当然,不是说刀片产品本身没有任何秩序可循,毕竟无论哪家厂商,处理器等相关平台本身已经非常开发和统一了;但问题是,关于刀片服务器本身的严格规范,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则。这种情况下,各主流厂商产品的机壳、刀片、电源,以及其他组件间几乎是不可能与其他厂商互通的,当然,相关的管理软件等也类似。这也就是说,如果您采购了一家的刀片服务器,您就基本上被这个厂商束缚住了!在此后的升级过程中,您不可能再使用其他品牌的刀片系统或其他配件,因为它们很可能无法与之前采购的系统实现彼此兼容、协同工作和统一管理!


  没有标准的麻烦显而易见,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很简单:利益!


  在刀片服务器的发展历程中,其实也有多个标准出台,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可能就是IBM的Blade.org联盟了。2004年,IBM和英特尔通过一个在刀片服务器行业非常独特的方式,开放了 IBM Blade Center系统的架构和规范。这一方式提供了开放的创新机会,超过400家科技公司免费下载了相关技术规范,开始打造一个完整的刀片服务器平台。另外,风险投资公司也看好Blade.org的前景,于是投资给IBM。目前,Blade.org成员正在积极进行协作,开发与刀片相关的技术,如各种专用刀片服务器、互连技术、管理工具和垂直行业解决方案。


  不过,标准之争毕竟直接意味着利益的争夺;特别是在相互有竞争的情况下,支持对手的标准就意味着自己的成本增加和对手的市场增长,因此,面对IBM的联盟,包括HP、Sun、Dell等重量级公司都没有加入。而由于这几大巨头又几乎垄断整个刀片市场(Gartner数据显示,2006年,IBM、惠普两家占领了全球74%的刀片服务器市场,在中国市场,这一比例更高达90%。),因此,当前刀片服务器的客观现实的情况是,几个服务器巨头都坚守自己的阵地,一方面试图积极使用自己的技术标准来延伸,不断丰富刀片服务器的性能;另一方面努力扩充自家标准联盟的实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争取形成“事实上的标准”。标准的统一,似乎就变得遥不可及……


  那么,这种情况有可能打破吗?2007年的两件事情让这个问题颇有些扑朔迷离。


  面对刀片服务器标准的窘境,特别是本土服务器厂商在这方面的话语权缺失,国产服务器厂商一直在试图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据了解,早在2005年,长城服务器及解决方案事业部就曾向信息产业部及相关主管部门递交过一份尽快“建立国产刀片式服务器国家标准”的倡议书,希望政府能以此为参照,快速启动“国产刀片式服务器标准”研发及成立行业联盟组织。


  2007年1月16日,由曙光公司牵头发起,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国标委主导监督下的高标委正式成立。目前该委员会的成员包括芯片、操作系统、服务器、交换存储、基础架构等厂商,以及高性能计算用户代表和大学科研机构等。此后不久,刀片服务器管理模块技术标准草案通过信息产业部相关司局协调会议审议通过。


  然而,尴尬的是,高标委成员中除曙光外并没有其他国产服务器厂商的影子;几个服务器巨头对待这个标准的态度也耐人寻味。这种现实情况,使高标委相关标准的公信力和推广进程令人怀疑。


  更有趣的事情稍后发生了。2007年7月30日,英特尔联合曙光、浪潮、宝德、中兴、联想等约40家国内服务器企业,公开提出支持服务器系统架构组织(Server System Infrastructure, SSI)所推出的刀片服务器平台开放规格,要“为服务器厂商在刀片、机箱和管理软件层面设计制造兼容和具有互操作性的服务器部件提供设计参考”。虽然提的是“规格”而不是“标准”,但英特尔之心,世人皆知。


  不过,毕竟IBM和HP这两个刀片服务器领域的绝对领导者没有参加本次会议,所以英特尔SSI规格的前景依然不明朗。


  到这个阶段,已经至少有了三个已经存在的公开标准:IBM Blade.org联盟、中国高标委标准和英特尔SSI标准。不过,据说HP、Dell也都正在制定自己的标准。相信这场刀片服务器标准“暗战”还将继续上演一段时间;而用户这种必须被迫依托于一个单一品牌的日子,看来也还得持续下去……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