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云的民生账

日期: 2011-08-31 来源:TechTarget中国

  在贫困村寨贵州省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34 岁的贵州山区乡村女医生李春燕已经行医11 个年头,由于交通闭塞,村民一旦有了大病,就需要由家人抬着,走三个多小时的山路到乡镇或者县城就诊。2007 年时,大塘村卫生室成为从江县第一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的定点医疗机构,村民赊账看病的情况得以改善,但为了几十元的医疗报销,他们需要多次往返乡镇和县城。

  2010 年起,随着新农合业务系统迁入云中,大塘村民现在只需拿着一张新农合参合卡,小病在卫生室就可以刷卡,应获的补偿直接从医药费用中扣除,整个结算流程在10 分钟内就可以完成。即使是大病,村民也可以从乡、县、地、省等级别的卫生机构直接在线结算。

  大塘村只是新农合云网络覆盖中的一个小小苗寨。目前,贵州省已有64 个县、805 个乡镇、5443 家医疗机构正式运行新农合信息系统,覆盖的农村人口超过1800 万。贵州移动自2009 年就开始和省卫生厅合作,共同推动新农合系统的建设,逐渐摸索出了“云计算+ 无线网络”的模式,铺设到基层的成千上万台信息机终端,通过2G 和TD 网络,连接到贵州移动的数据中心,实现了新农合的云中运转。

  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贵州全省总面积17.6 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61.7%,丘陵占30.8%,平地占7.5%,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如此特殊的地貌形态及脆弱的生态环境一直被视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发展屏障。

  除了新农合业务系统,还有35 个涉及当地医疗、政务、教育旅游以及个人信息增值服务等业务系统已经平稳地运行在贵州移动的云平台上。与欧美成熟市场催生的Salesforce.com、Google、Amazon 等公有云巨头不同,贵州移动公有云带有了更多的“民生”色彩,当地政府和公用事业单位正把越来越多的应用迁移到该平台上。

  在回答记者关于公有云的民生帐如何算时,贵州移动数据中心总经理李文华一再强调中国移动是国企,理应率先承担服务民生的重任。实际上,正是凭借以“民生”牌切入公有云市场的独特模式,中国移动将有可能再次领跑新一轮的电信竞争。

  30天到7

  李文华先是在贵州移动网管中心和网络部担任副总,后转调新业务部,现在是贵州移动数据中心的总经理,他深谙传统IDC 业务的弊端:“按照传统的IDC 模式,上一个业务就要买一大堆的设备,而为了保证业务的安全性,每套设备必须有一定的冗余,资源浪费严重,效率也不高。”同时,李文华几乎每年都会为系统升级问题发愁,“十套业务系统就需要有十种升级方式,每套系统升级都需要配备两个人员操作,这几乎是一种难以突破的瓶颈”。

  在新业务部时,李文华就注意到了实施云计算的机会正在成熟,便悄悄拿一些小的业务试水。2009 年下半年,随着新农合业务的深入推进,业务规模不断攀升,而传统的系统建设方式显然无法跟上业务的需求。“贵州有88 个县,如果每个县都要建一套新农合的系统,你无法想象短时间内交付系统服务的难度会有多大。”李文华表示,每一个项目从立项、选型、招标,到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再到后期的软件部署、业务测试和开通上线,环节繁多,而且移动公司的采购一般采用集采的方式,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进口设备就需要1~2个月,就是安装设备也需要耗费几周的时间。

  于是,如何将新农合顺利迁入公有云平台成为李文华的首要课题。2009 年11月,贵州移动选择了跟IBM 合作,通过PowerVM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以及SVC 存储虚拟化技术,将IBM Power 服务器以及XIV 网格存储进行全面虚拟化,形成虚拟化资源池,并通过定制开发的统一管理平台,有效整合TPM、TSM、ITM 管理模块,形成统一的资源管理服务平台。2010 年5月,新农合的一些新业务开始往云中迁移。

  最显著的变化在于,贵州移动将原本耗时至少一个月以上的业务建设流程缩减到7 个工作日以内,几乎实现了交付能力的一次全新变革。以新农合业务上报系统为例,该业务的入驻受理时间为2010 年6 月22 日,IT 资源环境搭建完成时间是2010 年6 月23 日,仅用了一天时间。有了初步的尝试,贵州省卫生厅随后将卫生厅OA 系统、健康档案录入系统、卫生厅网站群系统等多个业务陆续迁入贵州移动云平台,而交付时间大多都在7 日以内。

  与此同时,来自旅游、税务、教育等部门的业务项目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也使得李文华对于云计算有了更深的理解:“起初,我认为云计算的价值应该在资源最大化,比如原来10 套业务要建10 个系统,现在1 套系统就能满足。但随着云平台所承载的业务越来越多,弹性调度、简化管理以及快速响应等更重要的优势,也逐渐体现出来。”

  弹性收缩的吸引力

  考生可以通过上网或者短信等方式查询高考成绩,这并不稀奇。很多人不知道,这套系统已经迁移到云中,仅在高考查分的高峰期运行,而一旦需求消失,这套业务系统也随之隐匿在云中,释放计算资源给其他业务,一直到次年同期才会再次推出。

  在高考查分的云业务系统上线之初,由于难以调查会有多大的业务需求,贵州移动起初设定了一个较低的数值,但上线之后发现需求量急剧攀升,远超预设值,而通过云的方式,贵州移动立刻征用富余的计算资源,确保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这种弹性收缩的能力促成了贵州移动服务交付模式的变革。对于农业占据重要地位的贵州省而言,农忙与农闲时期的信息服务在业务量上呈现出极大的反差。以今年3 月上线的农机购置补贴管理系统为例,它在农忙时系统使用量较大,而农闲时几乎很少使用。最终,省农委决定将该系统迁移到贵州移动的云中,从而实现了对需求的弹性满足。

  这似乎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云服务提供方式,但对李文华和他的团队而言,却需要解决很多的难题。首先,云平台需要解决异构系统的问题。贵州移动的数据中心建成多年,很多业务系统是按照“烟囱式”的建设模式构筑,要向云迁移,就必须采取一种兼容性很强的虚拟化方案。在实现路径上,贵州移动通过整合PowerVM 小型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以及SVC 存储虚拟化技术,实现整体的虚拟化基础架构,解决了传统模式下虚拟技术单一、无法有效整合资源的弊病。

  而另外一个难题就是并非任何业务都适合迁移到云中。“我们原先认为,只要有了云,就会万事解决,但实际发现,情况远非如此。”李文华表示,在贵州移动试水云计算的初期,有些业务系统一上线就“霸占”了大量的计算资源,而它的运行量又很少,这是一种反差极大的虚占资源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李文华和他的团队通宵达旦,试图找出其中的症结,最终才发现这些业务系统所用的软件在开发时就不符合云计算的特征,并且多出现在政府业务服务指定的软件中,贵州移动便由此入手,从软件代码的改写上与相关部门沟通,从而解决了该问题。

  向云转型的成功,也促使贵州移动将更多的个人增值业务迁移到云中,例如开机提醒、手机漫游地天气预报等已不再跑在单独的系统上,而是被放到云中,网管和计费业务系统未来也将逐步迁移到云中。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业务的资源容量都是收缩性的,但凡经受不住市场考验的业务就将被“缩回来”,释放计算资源。

  当无线城市触“云”

  尽管贵州移动的云平台接到了越来越多的业务订单,但李文华非常冷静,他认为各界对云计算的关注多带有炒作的成分,“云计算只是一种技术,必须跟业务进行紧密耦合,提供老百姓所需要的服务,而决不能过度炒作,让技术来主导业务领域”。

  目前,贵州移动最为看重的云业务是无线城市项目。就在5 月17 日,贵州移动与贵州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力图打造西部领先的“无线城市群”。在贵州移动绘就的战略蓝图中,无线城市中涉及无线政务、无线产业和无线生活等领域的诸多业务,将逐渐迁移到云中,这将是政府提供民生服务的一次巨变,也是贵州移动借势发展的契机。

  “无线城市已经被视为城市的第五项基础设施,政府提供民生服务的方式正在改变,而‘一个业务配一个系统’的传统模式显然无法满足需求,公有云将大有可为。”李文华表示,贵州移动已为此规划了10 大类81 项的无线城市业务,将逐步迁移到云中。仅以无线生活为例,贵州移动将整合公用事业缴费、交通出行、医疗、教育、就业、金融、娱乐、消费购物等多种生活信息,以云的方式对公众开放。

  对无线城市的业务项目,贵州移动几乎将以最低的成本价格“接单”,李文华解释说,贵州移动看重的不是短期赚钱,如果贵州移动能够提供良好的民生服务,老百姓就会信赖贵州移动的网络,成为最稳定的客户群。同时,借助云的方式,贵州移动还可以对上线的无线城市业务进行调整,对老百姓不买账的业务系统,云平台随时都可以让其下线。

  “就对外服务而言,贵州移动希望将老百姓最迫切的需求以云的方式来提供,而在内部,我们更注重于效率的提升与成本的降低,所有业务必须符合我们自己的成本流程曲线,才能入驻运行。”李文华再三强调以业务为主导,而避免炒作技术。

  相比传统的IDC 建设模式,贵州移动云平台目前已经节约了近70% 的硬件投入,而随着规模效应的呈现,李文华坚信贵州移动的云平台将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实现双盈利,突破从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转型的瓶颈,触发新兴增值业务的新一轮增长。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

  • 私有云之死

    随着公有云的接纳程度不断地增加,还遗留着一个问题:到底私有云现在变得怎么样了呢?私有云本应该在拥有公有云提供的灵活性、自服务和弹性之余还不依赖于任何厂家的设备……

  • 云时代:本地数据中心依然重要

    不管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管理不好一样都会出问题。因为突发事件就放弃本地转向云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事实上,在云大行其道的现今,本地数据中心依然非常重要……

  • 物联网将“终结”公有云

    亚马逊Snowball Edge可在网络边缘实现一些计算能力,并有助于将数据传输回云端。那么Snowball Edge会是公有云未来的代表吗? Andreessen Horowitz的合伙人Peter Levine认为,物联网将终结公有云。

  • QingCloud上海1区开服:新增容器主机支持

    11月中,青云QingCloud宣布上海 1 区正式商用,上海1区是继北京1区、广东1区、北京2区以及位于香港的亚太1区、北京3区之后,QingCloud第六个自营公有云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