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用性技术的策略与趋势

日期: 2011-11-22 作者:Scott Gorcester翻译:王启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正常运行时间和高可用性对业务的重要性已经达到顶峰,数据中心也在力求高可用性技术。每个技术人员都在追求最高效节能而且安全问题的技术,好加强现有的架构。但是我们很难知道高可用性的技术选择是否在自身环境可用,而且前景也不清楚。

  TechTarget高级技术编辑Stephen Bigelow将和IT解决方案服务商Moose Logic的总裁Scott Gorcester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Bigelow:我们开门见山地说这事儿吧。你觉得对于现在的大中型数据中心,哪些高可用性策略最具人气?那些经典的策略,比如服务器硬件群集或虚拟机冗余等等是否还在内?

  Gorcester:我认为现在还有很多服务器硬件群集,尽管不知为何,我们发现很多不同种类的群集。当然,虚拟机冗余也广为人使用。而且我觉得现在人们使用的软件和硬件更复杂了。像SAN replication这样的产品在用虚拟机,其他产品比如Marathon Technologies everRun MX也在用。我们如果使用这些产品,就能用我们的知名虚拟化技术来为工作负载提供镜面。不过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传统方法,这些也发展成高明的解决方案来保持应用的顺利运行。

  Bigelow:高可用性技术也为数据中心带来了些问题?你觉得会给该行业带来哪些问题?IT人士得如何面对它们?

  Gorcester:我认为这有不同领域。一种比较简单的高可用性方法是在虚拟化环境中运行你的工作负载,同时能够自动或手动地迁移负载,或者设置一下,负载一出故障就自动重启。这些解决方案很简单,使用一些高人气的虚拟化技术,比如VMware或Citrix XenServer。

  我认为IT人士面对的问题主要是关于系统的设计和架构,得通过测试这些系统,确保对潜在故障的可预测性。有时候我们发现这些系统设计不佳,就可能发生问题。所以问题在于IT工作站配置了这些解决方案,但是故障发生了,解决方案可能执行得不尽人意。

  其他情况下,我还要考虑所有可能会使应用失效的因素。高可用性不仅仅是用来迁移或重启负载的,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考虑。如果我们迁移负载,然后应该如何进入负载呢?在数据中心内会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在远程地点失败了,情况会变得更加复杂。合适的设计和测试才是关键。测试所有高可用性方案很重要。

  Bigelow:你有不少高可用性配置的专业技术。请问对于IT人员,有什么最佳实践或者指南可供参考?

  Gorcester:我的话,会先考虑两件事。第一,什么是恢复时间目标(recovery time objective,RTO)?如果哪部分离线或者不可用了,我们要多快才能让应用恢复?第二,得考虑恢复点目标(recovery point objective,RPO)。要多久设立?到了该恢复的时候,要回复到哪个点?能接受数据丢失吗?两点之间越近,那么系统越是更贵更复杂。

  Bigelow:说到成本问题,高可用性配置需要哪些花费?IT规划者能做什么来减少花费?

  Gorcester:从头到尾都免不了花费。我们可以找一个最不花钱的方案,话题回到RTO和RPO。有时候我们问顾客:“你能承受多久宕机时间?”答案从0到24小时都有。这问题确实答案五花八门。

  知道了什么是RTO和RPO,这会驱使我们找到解决方案。低成本解决方案有:在全新或准新的设备上拷贝hyperviser。当然,比较旧的服务器不支持目前虚拟化的很多功能。简单地重启负载也不贵。能自动故障转移或通过错误计算的系统也不错,比如Marathon everRun MX,能逐字对应用设置镜像,一旦发生故障也能保证零宕机时间,当然也更贵。不过这个成本是个主观概念,从几千美元到十万,当然远高于进入高端虚拟化或者SAN产品的成本。

  Bigelow:最后,我们展望一下未来。你认为高可用性技术在未来会是什么样呢?还有,哪些高可用性技术值得我们注意?

  Gorcester:现在技术日新月异。今天我们都在享受半年前没有的技术。未来硬件会更加强大,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会有更多选择。连通性相关的事情不会那么贵了。

  在IT方面,我们能有更多的带宽好更好的技术,而且比以前更好承担。产品会变得更加复杂,所以以前有的挑战到了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现在我们有了VMware、Citrix和Microsoft的虚拟化产品。这些产品不光是用在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也在飞速发展。存储变得更加便宜而且易于操作。虚拟化网络能让我们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高可用性,甚至灾难恢复,相关产品也在迅速发展。我很期待这些产品在未来的发展。也许现在我们面对的问题,过了几个月都不是问题。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翻译

王启
王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