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HPC战略再出击 联合三单位建联合实验室

日期: 2015-01-21 作者:唐琼瑶 来源:TechTarget中国

今日,曙光携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以及英特尔在北京签署了“MIC应用程序优化联合实验室”四方合作协议。合作四方将重点研究高性能计算机及应用软件,尤其是应用程序在MIC(集成多核架构处理器)上的移植与优化展开深入合作与联合攻关。

高性能计算在我国发展已有几十年,从最初将机器搭建起来,到使用特定机器解决特定问题,再到如今大家关心如何充分利用高性能计算机,这些变化都表现出中国高性能计算领域在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曙光公司总裁历军表示,未来HPC设计将由应用牵头。他说:“四方将从HPC设计、应用、服务与技术支撑等进行整合,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我国高性能计算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黄向阳表示,网络中心身处信息化时代,将紧密围绕中国科学院“十二五”规划,为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做出积极贡献和不懈努力。

因此,该联合实验室将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目标。其中,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负责并行算法设计与程序优化,并提供必要的研发基础设施。曙光将通过经费投入支持联合实验室展开相关研究工作,同时负责市场调研、科研成果转化。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要负责天文应用领域的物理模型建立与需求反馈,并参与应用移植与优化等。英特尔提供底层的技术支持,并提供优化指导。

英特尔公司高性能与云计算行业中国区总监张哲源表示,该实验室是多方合作科研成果转换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MIC是英特尔专为满足并行计算需求而设计的x86架构协处理器,与Xeon处理器结合更容易,这种CPU+MIC的组合更易于客户使用,软件支持也更广泛。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迟学斌介绍了“元”系统软件开发与移植的情况。他表示超级计算典型应用成果有围绕CAS-ESM的并行软件支撑系统、面向E级计算的学科框架开发等。而针对异构平台的软件研发,有面向异构平台的特征值求解器、真实飞机气动设计流场模拟软件、相场模拟算法与软件、多尺度分子模拟系统与全宇宙N体模拟程序等。

作为HPC的终端用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郝晋新表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在贵州新建,同时SKA科学目标预研究的各个课题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暗物质与黑洞等天文课题离不开HPC的支持。”

根据协议内容,四方共同确定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前沿技术开展合作,分为三年中长期研究方向以及年度关键技术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高性能计算机应用软件优化移植等,产出更多科研成果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以更好的实现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加快我国高性能计算产业发展。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