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解决数据容量和流动性问题

日期: 2014-06-16 作者:Alyssa Wood翻译:徐继军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今天,已经有大量的融合基础设施产品出现在市场上,而每种产品与其它产品都只有很小的区别。这些设备堆栈真的有用吗?这个市场会增长吗?

最早的超融合基础设施供应商之一SimpliVity公司的CEO Doron  Kempel,在上周进行的TechTarget的Modern Infrastructure峰会上表示,未来融合的将不仅是存储和服务器。那些能解决数据容量、保护和流动性问题的公司将引领下一波超融合产品的发展潮流。Kempel解释说,事实上,”超融合”只是一个时髦的描述,并不能准确表达这些产品的真正革新意义。

Doron  Kempel

Kempel拥有许多年的存储背景,曾任EMC副总裁,是Diligent Technologies重复数据删除公司的创始人。在这次问答活动上,他就超融合市场状况和未来展望进行了发言。

融合和超融合产品之间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Doron  Kempel:观察今天的大型企业就不难发现,他们的IT环境大约会包含从许多不同供应商购买的12种不同种类的产品。这些产品包括:服务器、交换机,然后是存储(或者SSD阵列),还可能会有重复数据消除备份设备,WAN优化设备、云网关,或许还有数据缓存器,然后是两个、三个或四个数据保护软件系统。“融合 1.0”……就是将服务器、存储、交换机和 [虚拟化]装入同一个容器中,但这套环境并不会降低设备空间和能源成本,你仍然必须购买所有的配套设施(空调、UPS、机架空间等)。这些手段也无法解决我们前面提到的“数据(容量、保护和流动性)问题”。

为了顺应互联网经济原则并将这些产品向企业推广,你就不能只是简单地组合存储和服务器。你还需要给产品加上能解决数据问题的所有功能——使用五个或六个不同的产品,在数据的生命周期内实现一致的数据消重和压缩。我们推出了数据虚拟化平台……启用该平台之后,当应用程序写入数据时速度会非常快。

超融合的诞生是否解决了某些在过去无法解决的难题?

Kempel:我的感觉是,如果有人将来能够彻底解决这些数据问题,那么我们这些从事数据消重的所有人就会全部失业了……[其次],想要打造一套与高效的x86(主机)功能完全一致的21st世纪产品,所有的技术都是现成的。如果我们能解决这些数据问题,我们就能够把云经济学的游戏规则带入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工作者观察Amazon、Google这些云端工作者时,他们会说云人类对待应用程序的方式就像一个农夫对待一只鸡一样:

每个应用程序都一样。

数据中心工作者对待应用程序的方式就像一条小狗和另一条小狗做情侣:

每个应用程序都有个性。

所以,要建立云的经济模型——从养鸡的农夫逻辑到小狗情人的世界——你必须完善更多功能。这是一个难题,这也是我们用了三年半的时间专门开发我们产品的起因。

为什么数据虚拟化在超融合产品中如此重要?

Kempel:数据虚拟化平台在底层运作,允许你非常灵活地将经过消重或压缩处理的数据块与拥有这些数据的应用程序关联——一次处理,随处可用。它一次性解决了IOPS、数据流动性、数据保护和数据容量问题。

我们过去曾经销售容量只有18GB的驱动器;如今我们销售的驱动器容量高达3、4、5、6TB,这意味着驱动器密度增加了约300倍。但决定驱动器性能的RPM(每分钟转数)只增加了45%或50%。这就好比我们之前用吸管在饮料杯里喝水,而现在,我们用同样的吸管在喝一个游泳池!

这显然有问题。

IOPS问题一直都很重要。但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我们总是把SSD[固态硬盘]当成答案抛出去。但是,SSD非常昂贵。所以,如果能在数据写入磁盘之前进行消重,我们就能同时减少IOPS压力。

接下来的问题仍然在于容量,但它不是磁盘驱动器上的容量,而是需要经过你的网络传输的容量。我们都认同今天的IT需要跨越遥远的地理区域。未来便于在网络上传输,数据必须进行消重、压缩和优化。
现在,我们再聊聊数据保护。

在我们对数据的管理方式和我们对存储的管理方式之间一直存在着一个断层。而在我们的架构中,数据会归属于一个虚拟机。您可以从全局上管理所有VM[虚拟机],基于每个VM、每个应用程序来决定如何对数据进行保护。

EMC宣称他们将建立自己的超融合平台,你怎么看?

Kempel:所有人都会进入融合的空间,因为这是无法改变的趋势。这也是客户的需要。如果他们能采用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些数据问题,并且在同样的设备堆栈中实现这些功能,能与市场上大量运行在x86资源上的软件解决方案抗衡,那就是巨大的成功。

他们将进一步验证我们走过的路。他们作出这一宣告,并且参考了我们的产品,这可以视为对我们极大的鼓励。

在这次发展之后,你预计这一市场的下一件大事会是什么呢?

Kempel:我认为这波强烈的潮流将会延续十年甚至二十年。我也认为,随着这波创新的持续,云计算的玩家们都将从根本上受益于这项(超融合)技术。他们的技术已经有10年历史了。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作者

Alyssa Wood
Alyssa Wood

特约作者

翻译

徐继军
徐继军

TechTarget中国特约作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