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简单介绍了英特尔Xeon E7 v2的一些技术特点,以及与其他产品线的关联,现在看看大家关心的价格。
首先,需要了解v2产品线的架构与市场定位,因为这对于定价非常重要。如果你觉得高端的12核心、24线程的Intel Xeon E5-2697 v2很贵,其建议售价超过2600美金,那么Intel Xeon E7 v2系列建议售价是每芯片1200美金到6800美金不等就让人有点不解了。下图是完整的Xeon E7 v2产品线:有意思的是,英特尔从两大方面区分了SKU:一是通过插槽数量,二是围绕着优化领域。注意,两插槽处理器比四插槽处理器便宜200美金,四插槽又比八插槽便宜200美金。对比标准芯片,价格会随着时钟频率与核心数量的增长而增长。这对于多数桌面用户来说很有意义。E7后面的四位数的首个数字暗示了芯片能够使用的最大插槽数量。
在为高性能计算HPC与企业细分领域提供的频率优化中,事情变得模糊起来。例如,10核、3.2GHz Xeon E7- 8891 v2与15核、3.2GHz Xeon E7-8891 v2以及12核、3.0GHz Xeon E7-8857 v2的价格一样。这不是硬件造成的,而是由于软件许可。
基础Xeon E7-4809 v2是一款105w TDP、6核、12MB LLC、时钟频率为1.9GHz的产品。至于E7-4xxx系列,则是4插槽。这类型的芯片适合大内存的应用,包括来自甲骨文与SAP的应用与数据库,并且无需太多的计算能源。
除了原始核心与时钟频率,内存也很重要。有些应用,尤其是数据库应用需要大量内存,也能从更高的时钟频率获益,但额外的线程却是个问题。Intel Xeon E7 v2系列与之前的v1系列相比,每插槽内存支持量达到三倍,这意味着系统可以获得的内存:
- 两插槽3TB
- 四插槽6TB
- 八插槽12TB
一言以蔽之,拥有12TB RAM的八插槽系统非常贵非常高大上。除了巨大的容量,Intel Xeon E7 v2系列同时拥有Performance Memory Mode(性能内存模式)与Lockstep Mode(锁步模式),以便更好地确保数据安全。如下图所示:
Lockstep模式在增强数据保护的同时其实降低了带宽与处理器可用的内存。记住,英特尔这些芯片的主要市场是大型向上扩展与向外扩展系统,以及关键业务系统。这两个内存模式都可使用,不过默认的是performance模式,峰值速度达到2667MT/s,使用8DDR通道,每插槽24RDIMM。用英特尔的话说就是STREAM Triad(101GB/s in a 四插槽E7 v1 101GB与四插槽E7 v2 244GB/s比较)里有2.4倍的带宽增长。
Ivy Bridge-EX拥有高达32线路PCIe 3.0。Intel Xeon E5-2600与E5-4600系列处理器每个处理器有40个PCIe 3.0。实际上,这意味着如果某应用需要额外的PCIe带宽,那么四插槽Xeon E5系统将拥有160个PCIe 3.0线路,而四插槽Xeon E7 v2系统将拥有128个。这与几年前的一个设计类似,那就是对商业智能与大数据平台来说,内存计算与大规模固态阵列的界面变得模糊起来。某些应用可能仍然使用Xeon E5四插槽平台,因为其能提供额外的PCIe线路。
软件许可
软件许可模式日新月异,对处理器有很大影响,就拿Intel Xeon E7 v2家族来说吧,它们需要运行一些非常昂贵的软件。多年前,每台服务器只需一个许可即可。当服务器厂商添加了第二个插槽,软件厂商就采取每插槽许可。有了虚拟化,两插槽的一台物理服务器能托管多台虚拟机。因此,插槽对于许可来说已经无关紧要。如果公司从双插槽单核服务器转向双插槽双核服务器,按插槽数量进行软件许可显然不科学。理论上,服务器与插槽的数量由于一定数量的处理器性能而下降,因此阻碍了软件的利润。其他方式包括测量内存与频率。在HPC与企业领域,处理器核心数量仍然是软件许可的参照方式。
换句话说,对于诸如微软、VMware、SAP与甲骨文这样的软件厂商来说,Xeon E7 v2这样的产品线在架构上的突破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举个栗子:甲骨文数据库企业版本是每个处理器47500美金,该处理器不是由物理CPU定义,而是所有核心的总体数量与性能。
当然,很少有厂商遵循列表价格进行软件许可,但也可以看出新处理器的定制化对许可成本有很大影响。这些因素也同样影响Xeon E5与Xeon E7的价格。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