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无疑是虚拟化的多事之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对于X86虚拟化领域目前的老大VMware来说,将面临诸多对手的挑战,而微软可谓是最厉害的一个。因此,VMware赶在微软Windows Server 2008发布之前忙不迭的与全球前五大服务器厂商签订了OEM协议,以巩固业界地位。而在微软这边,随着Windows Server 2008的发布,该公司也正借助在操作系统上的优势加紧拓展虚拟化版图。在中国,微软率先选择了宝德。
3月18日,宝德和微软签署OEM合作协议,宝德公司将在其产品中预装Windows Server系统。同时,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OEM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李世杰表示,在Hyper-V推出之后,也将会加入到宝德的产品之中。这就意味着,除非用户特别要求,否则宝德将不会选择其他的虚拟化合作伙伴。
宝德提供更多样化服务
近年来,宝德在中国服务器市场累积了大量的成功案例,该公司在IDC、教育以及高性能计算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该公司副总裁马竹茂表示,凭借微软的创新技术和宝德的市场覆盖率,双方的合作将会为用户提供更多样化、更专业、更成熟的解决方案和信息化服务。之前,宝德的服务器大部分安装的是Linux操作系统。与之相比,新的Windows Server 2008则更稳定,更安全,更快捷,更易用,从长远看将更好地降低用户的应用成本。
马竹茂透露,此次预装Windows Server 2008,将先从宝德的塔式系列产品开始。据悉,同单独购买Windows Server 2008相比,预装的产品可以为用户节省几百元的成本。
同时,宝德产品经理陈齐旺告诉记者,对于轰轰烈烈的虚拟化大潮,宝德也会顺流而动。此前,宝德在虚拟化方面也有一些举措,但规模都不大,这次与微软合作,宝德有机会为用户提供更先进的虚拟化技术,宝德将会抓住这一良机,利用微软企业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先进,更广泛的服务。
微软侵吞中国虚拟化版图
国内的虚拟化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中国信息化建设的特殊性,就算是目前的虚拟化老大VMware在中国的推进速度也不是很快,因此,对于其它厂商来说,胜负还未最终见分晓。微软正是看到了这一情况,在争取到英特尔、AMD和戴尔等重量级合作伙伴的支持后,立刻将目光转向中国市场,并在Windows Server 2008发布不久即与宝德签署OEM协议,力图以最快速度在国内抢占市场空间。
说到微软选择宝德,对于推进其虚拟化策略有两重意义。第一。宝德在国内服务器厂商中位列三甲,在IDC、教育等领域拥有大量的用户,而这些也正是Windows Server 2008的目标用户。所以与宝德合作,有利于微软的虚拟化策略向中国行业纵深市场推广。第二,微软Hyper-V同VMware竞争的一大特色,就是能够优化支持英特尔的硬件辅助虚拟化VT技术,可以使架构于Hyper-V之上的虚拟机不通过操作系统直接与底层硬件沟通,让虚拟机在运行时性能更强。而宝德全线产品都采用英特尔的处理器,因此两者结合可以发挥更好的效能。
无独有偶,就在记者写这篇报道时得知,思杰也与国内另一服务器厂商联想签署OEM协议,后者将在其两路和四路产品上支持Xenserver。在虚拟化领域,思杰是微软对抗VMware的重要盟友,双方对彼此的产品都有着良好的支持。而联想同时也是VMware的合作伙伴,所以思杰与联想签约,势必会削弱VMware在联想产品中的影响。
此外,据记者所知,国内其他一些服务器厂商如浪潮等虽然还没有明确表示支持Windows Server 2008,但是也已经对其进行了系统测试。因此,有理由相信,微软和VMware之争将是主导今年虚拟化市场的主旋律。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作者
相关推荐
-
公共云部署增加 SD-WAN优势突显
公共云部署的增加正迫使企业开始研究如何利用SD-WAN的优势。 随着越来越多的流量流出数据中心,软件定义广域网 […]
-
英特尔与AMD:服务器竞争对手争夺边缘数据中心霸主地位
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和AMD是数据中心市场的长期竞争对手,他们经常在服务器平台领域进行正面交锋。 最近这种竞争关系 […]
-
从超融合到企业云,一脉相承的基因背后有怎样的秘密?
虚拟化、软件定义存储、容器、闪存、超融合……如果历数十余年来IT业界广为人知的名词,就会发现其背后是一项项颠覆 […]
-
2017年优先级调查:虚拟化占主导地位
TechTarget第9年IT优先级调查面向971名企业IT人员,其中涉及北美各种不同的行业,本次调查主要关注192名负责企业网络工作的受访者的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