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服务器集群
随着Internet的爆炸性增长,Internet与人的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通过Internet上进行交易也就越来越受关注。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年增长均超过100%。服务器的工作量也迅速增长,所以服务器(特别是一个受人欢迎的WEB服务器)很容易在访问高峰时期过载。
而另一方面,计算机从1946年单纯的科学计算任务到现在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处理,工作量越来越大,需要越来越快的处理能力。所以计算机界就不得不不断研究更快的处理器、存储器,以适应这一需求。
然而,科学家们意识到,单块处理器的速度发展空间是有限的,为什么不能让计算机象人一样协同工作,“群策群力”地将工作完成好呢!这时,就掀起了“并行计算”的研究。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架设了一台WWW服务器,上面构建了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名声越来越大,这时点击率也就越来越高,WWW服务器的负载也就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提升WWW服务器的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请求。这时,我们就面临两种选择:
1)升级WWW服务器,采用更快的CPU,增加更多的内存,使其更具有POWER;但日益增长的服务请求又会使服务器再次过载,需要再次升级,这样就陷入了升级的怪圈。还有,升级时还得考虑到服务如何接续,能否中止!
2)增加WWW服务器,让多台服务器来完成相同的服务。
这种方法就是服务器集群,通过并行技术来大大提升系统性能。也就是这一章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扩展性,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投资。
1.1.集群的概念
集群,是一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构成一个松耦合的多处理器系统,它们之间通过网络实现进程间的通信。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内存进行消息传送,实现分布式计算。
近几年来,微处理器、内存、总线技术、网络技术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软件的并行技术也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这使得让一组廉价的个人电脑与工作站协同工作成为可能,甚至可以与拥有强大的芯片处理能力的超级计算机竞争。
比如,16个普通微处理器组成的集群系统可以达到亿次级浮点计算机能力,而且总的成本小于40万元。
不幸的是,建造一个集群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件。集群的组成部分必须根据要运行的主要应用进行调整,以使之运行在最佳状态。这个因素带来的结果就是,建造集群系统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的方案,在本章中,我们就会看到许多种建造方案。
集群技术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前沿领域,笔者也仅是略有了解,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1.2.并行技术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建造四节点的小集群系统的例子,它是构建在Linux操作系统上,通过MPICH软件包实现的,希望这个小例子能让大家对集群系统的构建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
2.使用MPICH构建一个四节点的集群系统
2.1 所需设备
1)4台采用Pentium II处理器的PC机,每台配 置64M内存,2GB以上的硬盘,和EIDE接口的光盘驱动器。
2)5块100M快速以太网卡,如SMC 9332 EtherPower 10/100(其中四块卡用于连接集群中的结点,另外一块用于将集群中的其中的一个节点与其它网络连接。)
3)5根足够连接集群系统中每个节点的,使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制作的RJ45缆线
4)1个快速以太网(100BASE-Tx)的集线器或交换机
5)1张Linux安装盘
2.2 构建说明
对计算机硬件不熟的人,实施以下这些构建步骤会感到吃力。如果是这样,请找一些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1.准备好要使用的采用Pentium II处理器的PC机。确信所有的PC机都还没有接上电源,打开PC机的机箱,在准备与网络上的其它设备连接的PC机上安装上两块快速以太网卡,在其它的PC机上安装上一块快速以太网卡。当然别忘了要加上附加的内存。确定完成后盖上机箱,接上电源。
2.使用4根RJ45线缆将四台PC机连到快速以太网的集线器或交换机上。使用剩下的1根RJ45线将额外的以太网卡(用于与其它网络相连的那块,这样机构就可以用上集群)连接到机构的局域网上(假定你的机构局域网也是快速以太网),然后打开电源。
3.使用Linux安装盘在每一台PC机上安装。请确信在Linux系统中安装了C编译器和C的LIB库。当你配置TCP/IP时,建议你为四台PC分别指定为192.168.1.1、192.168.1.2、192.168.1.3、192.168.1.4。第一台PC为你的服务器节点(拥有两块网卡的那台)。在这个服务器节点上的那块与机构局域网相连的网卡,你应该为其指定一个与机构局域网吻合的IP地址。
4.当所有PC都装好Linux系统后,编辑每台机器的/etc/hosts文件,让其包含以下几行:
192.168.1.1 node1 server
192.168.1.2 node2
192.168.1.3 node3
192.168.1.4 node4
编辑每台机器的/etc/hosts.equiv文件,使其包含以下几行:
node1
node2
node3
node4
$p#
以下的这些配置是为了让其能使用MPICH’s p4策略去执行分布式的并行处理应用。
1.在服务器节点建一个/mirror目录,并将其配置成为NFS服务器,并在/etc/exports文件中增加一行:
/mirror node1(rw) node2(rw) node3(rw) node4(rw)
2.在其他节点上,也建一个/mirror目录,关在/etc/fstab文件中增加一行:
server:/mirror /mirror nfs rw,bg,soft 0 0
3./mirror这个目录从服务器上输出,装载在各个客户端,以便在各个节点间进行软件任务的分发。
4.在服务器节点上,安装MPICH。MPICH的文档可在
http://www.mcs.anl.gov/mpi/mpich/docs.html获得。
5.任何一个集群用户(你必须在每一个节点新建一个相同的用户),必须在/mirror目录下建一个属于它的子目录,如/mirror/username,用来存放MPI程序和共享数据文件。这种情况,用户仅仅需要在服务器节点上编译MPI程序,然后将编译后的程序拷贝到在/mirror目录下属于它的的子目录中,然后从他在/mirror目录下属于它的的子目录下使用p4 MPI策略运行MPI程序。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作者
相关推荐
-
托管OpenStack私有云能够获得支持or单打独斗?
OpenStack私有云托管作为一种服务可以简化企业的部署和运营,并强调了云计算的优势,而非Linux的优化……
-
从零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Linux发行版
当你从头开始构建Linux,就可以充分和完整地了解Linux平台。Linux管理员在IT界内更神秘,因为他比其他任何IT专业人员都更了解计算机内部工作。
-
使用Red Hat或Debian包管理器简化Linux管理
Linux软件包管理使用的软件库,它提供了软件包的安装源。Red Hat和Debian的软件包管理器功能类似,但结构上的差异将影响Linux管理。
-
关于apt-get:非Linux管理员应该知道的那些事
Apt-get是广泛应用在Unix和Linux系统中的应用程序管理器,Windows和Linux管理员也可以受益于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