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高效节能的服务器环境?

日期: 2010-01-06 作者:Brien M. Posey翻译:唐琼瑶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在许多数据中心里,能源消耗占据了整体运营费用的很大一部分。因此,配置消耗较少能源的服务器通常能产生实际的和立即的节约。   在某种程度上,有解决能源意识的服务器配置自然发生了。随着服务器硬件成本下降,能源价格却在上升。

这种结合加上现在成熟的服务器虚拟化市场使得组织开始整合服务器。更少的服务器就意味更少的能源消耗。   创建更多的效率服务器   确保服务器运营得更有效的方式之一是查看它们将要宿主的工作负载。   当一台服务器的工作负载增加了,那么能源消耗也随之增加。

但这并不意味着服务器上的工作负载应该减少。事实上,应该增加工作负载。   这是因为能源消耗不是线性的。当一台服务器以100%容量运行……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在许多数据中心里,能源消耗占据了整体运营费用的很大一部分。因此,配置消耗较少能源的服务器通常能产生实际的和立即的节约。

  在某种程度上,有解决能源意识的服务器配置自然发生了。随着服务器硬件成本下降,能源价格却在上升。这种结合加上现在成熟的服务器虚拟化市场使得组织开始整合服务器。更少的服务器就意味更少的能源消耗。

  创建更多的效率服务器

  确保服务器运营得更有效的方式之一是查看它们将要宿主的工作负载。

  当一台服务器的工作负载增加了,那么能源消耗也随之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服务器上的工作负载应该减少。事实上,应该增加工作负载。

  这是因为能源消耗不是线性的。当一台服务器以100%容量运行,消耗了它能消耗的100%能耗,但是一台空闲服务器不是消耗服务器总体潜在能源消耗的0%。相反,一台完全空闲的服务器消耗服务器总体潜在能源消耗的60%(这个数值根据服务器的构造和模式而变化)。

  因此,尝试获得服务器的最高可利用率,或者至少最大利用服务器能交付的最高使用率,不用过分降低性能。通常,一台运营的服务器比两台空闲的服务器消耗的能源更少。

  使用Core Parking降低能源消耗

  限制CPU核心的数量也会降低服务器能源消耗,较新的处理器允许关闭单个CPU,而不需要让整个处理器处于空闲状态。这个功能通过在Windows Server 2008 R2里的新Core Parking功能实现。

  Core Parking的基本概念是操作系统能够监控每个CPU核心使用率。如果有一些核心服务与非常轻的工作负载,这些处理器能动态地重新分配到不同的核心。然后将先前使用的核心转换到节约能耗的模式。无论这台服务器的工作负载怎么增加,这个核心能自动启用并在正常模式下运行。

  Core Parking尊重处理器亲和。因此,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将一个进程分配给某个核心,core parking功能将不会试图重新分配这个进程。

  虽然没有Windows设置能直接启用Core Parking,但能通过Windows Control Panel选择Balanced能耗计划启用,并且能通过选择High Performance能耗计划禁用。

  除了Core Parking,Windows Server 2008 R2支持Windows Server 2003和2008里的所有能耗管理选项。这些不同的能耗管理设置能(应该)由组策略控制。

  Core Parking可能现在没那么有益处,尤其是如果你的服务器已经运行得接近容量,不过记住,服务器硬件可能在下个Windows版本里改进。

  虽然偶尔关掉四核CPU上的一个或两个核心可能不重要,Windows Server 2008 R2支持256核心。由于服务器硬件向上扩展,关掉未使用的核心可能越加有用。

作者

Brien M. Posey
Brien M. Posey

Brien M. Posey,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Windows 2000 Server 和 IIS方面最有价值专家。Brien曾任全国性连锁医院的CIO,负责过Fort Knox的网络安全。作为一名自由撰稿人,他为微软, CNET, ZDNet, TechTarget, MSD2D, Relevant Technologies 以及其他的科技公司写过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