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禹王: 磅房管理“无人”胜有人

日期: 2015-01-22 来源:TechTarget中国

山西禹王煤炭气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禹王”)是山西18家百万吨以上重点企业之一,由唐山、天津两大钢铁公司投资的山西朝阳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忻州焦化厂共同组建的股份公司,同时也是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和天津荣程钢铁有限公司的焦炭生产基地。公司拥有参股企业产业链相关企业4个,参股企业4个,曾组织实施133万吨/年焦化综合项目,该项目集选煤、炼焦、化工、发电、铁运为一体,是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资源节约型循环经济链项目。

手工过磅准确性差 数据繁杂信息流转不畅

山西禹王作为典型的焦煤生产基地,日货物运输量大,厂区出入车辆多,车辆管理任务繁重。根据公司规定,不同车辆需要进入不同库区过磅装卸,而且工作人员需要对车辆在场区内的行进路线控制。而因现场环境恶劣,车速较快,司磅员在司磅过程中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计量、统计各个环节都容易出错。另外,在与浪潮合作之前,公司信息化状况比较混乱,存在多个独立的信息系统,不同部门之间信息流通不畅,加之许多业务仍是手工处理,磅房无法及时获得所需信息,这就给磅房管理的精细化、准确性带来了巨大困难。

客观上困难,主观上的懈怠疏忽,两方面原因造成数据计量、统计不准确。例如,车辆不完全上磅,两车同时上磅,或者车辆不过磅直接出厂,甚至一车计量多次,一车货物多次付款的现象频繁发生。而在业务统计方面,司磅业务量巨大,单据繁多,而且手工过磅准确性差、效率较低,出现问题很难及时查找核对,各级领导无法全面监控司磅业务,给企业带来了不少人力、财力的损失。因此,如何加强对磅房的管理,成为禹王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携手浪潮打造自动化磅房管理系统

基于如上现状,山西禹王高层领导提出搭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需求,希望通过信息共享和磅房软硬件的集成,实现磅房信息化、无人值守管理。借助信息化管理,规避传统磅房管理漏洞,实现企业精细化管控。

正是在这样的期许下,山西禹王公司在2011年开始与浪潮合作实施PS项目。在综合考虑企业需求与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浪潮针对禹王过磅过程实际情况进行了个性化系统定制开发,建立“二次过磅”系统。将磅房系统与监控设备、其他软件系统连接,现场车辆的所有出入管理都由一卡通刷卡完成。在车辆进场时,首先,经过销售系统进行信贷数据的判断,通过后方能进场;其次,在称重过程中,系统通过对两次过磅数据的校对检验,控制红绿灯、红外及挡杆的变化,在监听到称重前后两次刷卡合格后,完成过磅。 

无人过磅实现车辆有序管理

系统使用后,一卡通刷卡进站实现了对场内车辆身份的有效管理识别,使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查询掌握场内车辆情况,有效地控制了往来车辆的出入。

另外,自动过磅系统通过对不同库区、线路上的地磅在系统内进行业务标识,使在车辆刷卡上磅的时候系统能自动将地磅标识的业务和车辆业务信息进行比对,只允许符合业务的车辆通过相应地磅,不符合的车辆不允许过磅放行,并在大屏进行信息提示。磅房系统与监控设备、其他软件系统连接,使各种系统间的信息顺畅流转,有效地控制了场内车辆的行进路线及活动区域,增强了现场调度管理人员的工作效果,实现了场区内车辆的有序管理。

信息化后的磅房管理中,司磅员只能录入车号和选择提货单号,称量结果由计算机自动从称重仪表读数进行计算,并经判断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系统拒绝打印磅码单,车辆就无法出场。司磅员无法更改称量结果,因此从根本上杜绝舞弊行为的发生,有效缓解了公司人力、财力的损失。

对于磅房系统的实施效果,山西禹王的相关领导非常满意,并表示,通过与浪潮的合作,实现了公司信息化的一次飞跃,“二次过磅”系统的运用改变了之前混乱的车辆管理状态,降低了企业成本,使企业管理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

  • 中铁山桥:搭建信息协同平台,数聚企业管理智慧

    随着企业信息化环境的改变,中铁山桥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日益显现。为满足企业信息化需求,中铁山桥引入了浪潮PS系统。

  • 金刚集团:IT变身记

    面对外部经济环境与内部管理矛盾的双重压力,金刚集团携手浪潮,升级信息化系统,管理改革和技术改革双管齐下,实现了企业的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