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医院”的医生——“戴”神医坐堂问诊医疗行业信息化(一)

日期: 2015-06-28 来源:TechTarget中国

导语

习惯了“有病去医院”,你可曾想到医院也会“生病”呢?

医院生病,指的是陈旧落后的信息化建设给医院良性运转带来的麻烦和风险。在医院整体运作完全依赖IT信息化的今天,有没有一位医生,能为医院根治这样的“疾病”呢?

别慌,且听“神医”戴尔为您一诊究竟!

望 医院规模与信息化建设发展失调

中国医疗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医院规模急速扩张,一是医院开始在原有基础进行扩建,二是新的分院也在加紧建设,医院运作模式开始出现集团化管理,新的业务系统也随之增加,新的管理平台应运而生,医院整体运作已经完全依赖IT信息化,这给原有就不堪重负的信息科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我们不经要问我们应该如何规划我们的未来IT建设,怎么保障医院正常良性的运转。

闻 IT建设与维护气息紊乱

首先回顾一下我们医疗行业原有的IT建设的思路,以前我们已经习惯于传统粗放型IT建设,采用购买业内最知名的品牌设备来提高整体业务架构的安全性,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通过集群系统、备份系统、灾备系统来不断完善现有结构,但是最终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并不是把供应商推荐的方案都建设完后,就太平无事了,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对事故的结果越来越难控制,管理工作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人力资源也无法跟上信息化高速的发展,现有的生产系统还是会发生莫名其妙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复杂度随之提升,解决问题的时间也变得越发不确定,采购的设备越多,维护管理的工作量随之越大,原有的IT维护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问 医院规模与信息化建设发展失调

医疗行业又是一个对业务中断非常敏感的一个行业,如何能有效的解决运维管理问题成了所有医院信息科的痛。那以前的信息化建设历程里,到底错在哪里,还是命中注定就是这个结局呢。

我们仔细回顾以前医疗行业历史的建设阶段,第一阶段,主导是ISV软件供应商,有软件开发商来负责整体应用业务环境的建设,这种模式对于院方会觉得比较简单,整体业务系统全部交给一家去做,中间不会产生扯皮的事情,但ISV所擅长的业务流程的开发,对整体物理架构只是能用即可,不做太多的要求;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业务已经可以运行的基础上,发生多多少少的业务意外中断,数据丢失无法再生的问题,院方开始考虑引进专业的SI系统集成商来负责硬件环境的建设,增加了主机集群和数据备份环节,甚至灾备系统,软件供应商只专注业务流程的控制,各自发挥自身的特长,此种模式对信息化良性建设和管理提升了巨大的一步,此次模式一直被延续到今天;

但这种模式还是无法真正意义上满足院方对医疗信息化高强度建设需要,虽然对第一阶段信息化安全做了提升,但是还是无法确定现有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业务中断和数据丢失是否能精确有效解决,能否控制在院方的可承受的范围内,医院的事故解决的时间是和IT维护人员的责任关联在一起;为此DELL提出了第三阶段,既医疗行业IT信息化建设3.0版本,它所包含的内容丰富,是以医院信息科运维管理为出发点,以业务应用为基础,重新考虑如何能真正有效解决医疗行业第二阶段过程中所遗留的历史问题。

切 准确把脉六大难点

我们回顾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第二阶段存在哪些实质性的问题。

❶.是传统意义上的主机集群模式已经被医疗行业广泛使用,其分为双机单柜和双机双柜两种模式,安全级别逐渐递增,它给整体业务应用提高了可靠性,但还不足以真正达到院方对业务要求,其主要问题是出现在集群软件在业务发生问题切换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不是每次切换都能顺利完成,这给院方带来困惑,不用集群软件吧,出了问题没法切换,买了集群软件吧,真出了问题还不一定能切换,结果不明确。

那是否有一种模式可以明确在出了问题后,一定能接管应用呢,而且时间是控制在院方的可承受的范围内呢;

❷.是业务数据丢失,这也是医院非常痛苦的事,但又没有好的方式来实现,传统的数据备份一般只备份一些数据量不大的业务应用,而且传统的数据备份强度较弱,一般一天只备一次,出了问题,最好的结果是回朔到昨天的那个备份记录点,也许糟糕一点的要回退到周末的全备份点上,而且很多三级甲等医院的PACS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目前一般都几十TB的数据,五年增长到100TB在今天看来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但从我们回访的用户看到,好一点的结果是一个月备份一次,中等的是三个月备份一次,糟糕一点的是不备份。从数据保护做的好一点的用户了解到,其实他们对自己的那个一个月备份一次结果也不寄希望,实在是无奈之举,一是不确认备份的几十TB的数据是否可用,无法验证,二是真的把这几十TB恢复回来需要多长时间啊,业务等的起吗,基本上不具备实用性,停留在形式上;

❸.是双机双柜的建设已经是IT信息化建设顶级模式了,但还是碰到了问题,一是此种模式只防物理故障,不防逻辑故障,二是如果主机和存储之间的链路不稳定,连续抖动的话,会把整个业务拖死,变成画虎不成反类犬,适得其反;

❹.是灾备建设也变得异常简单,只是将生产端的数据传递一份到灾备端即完成了所谓的灾备建设,此种模式也变得异常危险,一是如果生产端物理全部瘫痪,灾备端的数据是否有效值得商榷,二是生产端数据出现逻辑问题,也会被随之放大到灾备端,导致灾备端数据失效,两头不可用;

❺.是按照传统处理问题方法,先找原因,后处理结果的模式,往往变的异常艰难,时间控制上很不确定,难在对问题的分析判断上,往往根据每位处理问题工程师经验而定的,不确定因素太多,那是否有更好方式,不走这条路,能有效控制处理问题的时间呢,答案是有的;

❻.是当用户把以上全部建设完,整套系统的复杂度已经超出了用户可管理的范围,绝大部分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实现,这对管理上是一个巨大的风险,要借助外部力量,这对用户来说也是不可控的因素,如果借助的得体,问题可能会有效解决,如果所依赖的外部力量较弱,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那是否能寻找到一条简单维护,而不借助外力的方式呢,自身可以独立控制风险呢。

如上,“戴”神医已经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手段,准确地诊断出了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症结所在。那么,“戴”神医又将开出怎样的灵丹妙药呢?我们明天继续讲述。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