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个超融合基础设施趋势

日期: 2025-01-17 作者:Brien Posey翻译:邹铮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自十多年前出现以来,超融合基础设施技术(HCI)已经取得显著进步,现在该技术在数据中心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缓解采购难题和管理工作。

供应商最初将该技术定位为易于部署的多合一产品,将计算、存储和网络与虚拟机管理程序相结合。这项技术现在已经成为主流,现在该技术的基本卖点仍然是围绕简单性。在本文中,我们将揭示未来几年的HCI预测趋势。

超融合市场的增长

2025年及以后,预计HCI市场将继续增长。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其价值为119.8亿美元,到2032年将增长到614.9亿美元。推动这种增长的是,企业试图寻求降低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的方法。

HCI的优势

HCI系统基于模块化节点的使用。每个节点都包含专用的计算、内存、存储和网络资源。这种对统一节点的依赖使HCI易于部署和管理。企业还可以随时通过安装额外的节点来增加容量或扩展工作负载。

HCI不仅仅是硬件。它抽象化硬件资源,这使得它们能够以公共云提供商使用的方式进行分配。该架构可以由软件定义,并作为消耗性服务提供,对于那些想要构建私有云或混合云的人而言,HCI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HCI架构的设计成本低——管理员可以使用廉价的硬件构建它。硬件节点可以共同为关键任务应用程序提供高可用性和容错能力。

HCI面临的挑战

HCI也有缺点。例如,模块化设计可能需要某种硬件,而企业并不不需要这些硬件。如果企业因为需要额外的计算资源而购买节点,他们也需要支付节点的存储费用,这可能没有必要。

另一个缺点可能是供应商锁定可能。虽然可以使用参考架构从商品硬件中构建HCI部署,但预建系统倾向于使用与其他供应商工具不兼容的专有组件。

还有一个挑战发生在,当硬件供应商提供的HCI工具整合各种组件到机箱中时。这可能需要大量的功率,如果机箱部署在边缘环境中,这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高功耗会导致热量增加,因此冷却也可能是一个问题。

HCI趋势

1. 边缘计算将继续推动HCI的部署

边缘计算继续推动对HCI的需求。边缘计算会产生大量数据,特别是当它涉及物联网设备时。这种数据量通常使云计算变得不适用,因为它可能超过网络将数据发送到云端的能力。即使有足够的带宽可用,在云端处理数据也可能被证明是昂贵的,或可能导致延迟。

虽然传统服务器可以支持边缘工作负载,但HCI通常更合适。与其他工具相比,HCI的部署和管理成本更低,更复杂。HCI专为集群操作而设计,使为关键任务应用程序提供硬件冗余更容易、成本更低。例如,构建三节点HCI集群比镜像传统服务器的成本更低。

2. HCI仍然是混合云的首选工具

当公共云首次出现时,企业采用了云优先的IT方法。这种采用导致公司开始使用云计算而不是物理数据中心。然而,很明显,有些工作负载需要在本地运行。这导致企业采用混合云。

虽然有很多方法可以创建混合云,但HCI提供了令人信服的选择。很多企业采用公共云不仅仅是基于消费的定价,还有公共云提供按需可扩展性的事实。HCI对模块化节点的依赖使其能够以类似的方式进行扩展。

然而,有些供应商提供将基于软件的HCI扩展到公共云的产品。这使得在公共云和私有云之间移动工作负载和监控基础设施变得更加容易。

3. VDI仍将是主要用例

尽管HCI支持几种不同的用途,但VDI仍然是主要应用。员工使用企业拥有的电脑工作的日子已经过去,BYOD和在家工作等趋势现在是常态。尽管最终用户欢迎这种灵活性,但这些趋势迫使IT专业人员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安全性。毕竟,用户可能会尝试使用自己的设备访问敏感数据,这些设备可能包含未检测到的恶意软件或不安全网络连接。

作为响应,IT过渡到让用户使用虚拟桌面,他们可以从任何设备访问虚拟桌面。这些虚拟桌面可以根据企业的安全要求进行强化。无论物理设备如何,它们都能提供一致和安全的最终用户体验。

HCI是托管虚拟桌面的良好平台。每个虚拟桌面都需要特定数量的CPU、存储、内存和网络资源。因此,企业可以计算出单个HCI节点可以支持多少个虚拟桌面,并在需要更多时安装其他节点。

4. HCI将帮助企业降低IT的复杂性

企业越来越多地寻找方法来缩小其本地IT足迹。虽然这种趋势并不新鲜,通常归因于云优先的愿望,但有些企业采用HCI取代传统的IT系统还有其他原因。

采用HCI的举措通常归结为运营效率和易于管理。企业面临不断上升的成本和重大安全漏洞的风险,因此他们希望尽可能地将IT复杂性降至最低。

降低复杂性的最简单方法之一是通过标准化。采用HCI使标准化成为可能,降低管理和维护成本,并使企业的IT资产更安全更容易。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翻译

邹铮
邹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