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whiskers:锡须
锡须(tin whiskers)是在锡表面自然生长的锡晶体,这种现象给喜欢使用锡而不是铅做互连线路的制造商引起问题。由于制造商致力于制造无铅的电子互连线路,许多制造商关注着作为相对传统锡铅合金的节约选择的纯锡焊和锡涂层。这就导致了对锡须现象的重新关注。锡须现象于20世纪40年代被报道出来并称它是由于压力引起的。 锡须通常只有几毫米长,但是有些可以长到超过10毫米。锡须在电子组件中会引起两个严重的问题:它们会导致电子短路,并且它们会破坏来自其底层的释放,引起机械破坏。对锡须成长因素的缺乏了解和判定易长锡须的产品的测试方法的缺乏使得纯锡互连线路和危险的电镀物质应用于高可靠性系统,如卫星系统。然而,通常认为市场对环保组件的需求会胜过锡须组件缺点的潜在性。其他会长须子的金属还包括:锌,铝和锑。
最近更新时间:2008-06-24 EN
相关推荐
-
Nvidia推出入门级RTX Pro GPU
Nvidia本周推出其最新的Blackwell服务器GPU,针对使用更传统IT基础设施的小型企业,该公司表示, […]
-
增强数据中心物理安全的8种方法
在数据保护方面,网络安全是首要关注的问题,但物理安全也同样重要。随着云的发展和人工智能进入主流业务使用,数据中 […]
-
如何实施数据中心直接迁移
直接迁移涉及将应用程序及其相关数据、操作系统和工作负载移动到新环境——通常从本地迁移到云端。对于直接迁移,企业 […]
-
HPE通过CloudOps捆绑包推出软件产品
目前HPE对其虚拟化竞争对手没有任何动作,HP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ntonio Neri将其最近发布的软件产品 […]